低端车型工艺不够精良,门锁也做不到高端车一般的严丝合缝,导致很多汽车的门锁,需要大力开关以完成闭锁。
之所以大力甩车门,只是因为以前汽车的钢板质量不行,力量太小关不上门,所以那时候大家都用力关门,而且如果你一次没关上的话,同行人就会不耐烦地提醒你用力点。
尤其是那时候坐“面的”,不大力关门,司机师傅会觉得你要跳车。
这也导致了不少人习惯跟低端车打交道的人养成了大力关门的习惯,后果就是车经理多次之后,车门就更加松垮垮了。
以前打的,关门没用力,师傅就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我,叹口气,小伙子,用劲啊,用劲!
我才知道,临别时的那一声巨响,是旅途的终章,是征程的号角,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,是对师傅车技的赞赏,是告别时的抱拳,是灵魂上的击掌……
直到有一天,表哥心痛地看着他的奥迪,“你关门能不能别那么响?”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一旦有一段开车经历,被别人很重地关过几次门之后,就会产生关门要用合适力量的想法。
而关门很重这个习惯,倒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形成的,而是在没车之前,经常会坐的车往往是出租车,而出租车的使用程度非常高,导致机械结构老化,造成开关门不畅。为了确保车门关上,只能用更大的力气。
这种习惯其实是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更积极正面的习惯,因为确保门关上是保证安全最重要的一步,而不能因为门好关就随手关门,因为谁都没法确保自己的力气能100%不浪费。
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车门比较重,不使点力气其实是关不上的,尤其是现在的车门普遍有几段式的开合点,这就更让人头疼了。
除非电动门,否则其他门的关闭都是有很高学习成本的。因为每辆车都不一样,需要时的力度也不一样,一个普通人不可能在座别人的车之前,先去熟悉一辆车的每个车门的关闭特性。
汽车行业发展到现在,车门的质量已经不是那种非大力不能关闭的情况了,可是出于习惯,老司机还是大力关,新司机也不明所以,学得有模有样,再加上有的未成年人和女性上车,确实会出现车门虚掩而报警的现象,因此除非电吸门变得廉价且易于推行,否则这种现象恐怕很长时间内不会完全消失。
国家实现全面温饱也没几年,大多数人民的头脑中都是还充斥着坐低档车的经验,不用力关,难免担心门关不严实而导致不安全。这是属于和国人生长轨迹有关的习惯性现象,就不建议拿出来研究什么所谓心态了,未免太矫情。
顺便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基本正确的关车门方法:车门角度很大时候不要用力,也不要脱手,用手扶着慢点关,等关到车门角度很小的时候再稍用力推一下,然后脱手。记住这个方法,以后这样关就没什么问题了。
——人的习惯都是由于环境养成的,人的习惯也是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良的。